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敬老的简介
敬老的简介
提示:

敬老的简介

【词目】敬老【读音】jìng lǎo【释义】尊敬老人。在人们进入老龄阶段、病残、丧偶、丧失劳动能力、超过退休年龄而无法工作或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家,能够得到家庭、社会的赡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终。【出处】《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示例】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优以禄秩,不听其去,以明人君贪贤敬老之道也。”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别的民族咱们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 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独到的魅力,但是中华民族,以深挚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国十三亿人口,以及海外的广大同胞、侨胞,那些传统美德(包括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没的。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匙,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真,依然会感受到老人家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会感受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内蕴的品质和理念是不能放弃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们,再经由我们,一代一代传承。引导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导我们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政府关爱老人,社会关爱老人,家庭成员关爱老人,是绝对正确的,应该的。非独重阳(“敬老”)节使然。关爱老人,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关爱,就要自立自强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环境,就要对老人放手,使他们有高兴的生活方式,就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关爱老人,就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尽孝心,使父母衣食丰足,身体康健,精神愉快,一句话,生活幸福,自己难道不会因此感到欣慰和幸福吗?据《二十四孝图说》讲,孔子的弟子子路,因家贫经常吃糠咽菜,“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老人去世以后,他“南游于楚”,“积粟万钟”,“列鼎而食”,但却慨然叹道:现在即使再想回到吃糠咽菜、“为亲负米”的岁月,也办不到了。子路之作此慨叹不是因为他有吃糠咽菜的特殊癖好,而是因为他在失去了孝亲的可能性之后,对于孝亲这样一种天伦之乐,产生了强烈的怀念。孔繁森在聊城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每逢元宵灯会,他就用地排车或三轮车推着母亲围城区观看花灯。对于此一时刻的孔繁森,见者有的用潇洒二字加以形容。这形容极其传神。这正是孔繁森置身于孝亲的幸福氤氲中时那种身心快慰舒展情态的生动写照。

重阳节这一天是何时被定为老人节的?为什么定在这一天?
提示:

重阳节这一天是何时被定为老人节的?为什么定在这一天?

国际老人节是每年阳历的10月1日。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在1990年12月14日,联合国正式将每年的10月1日确立为国际老人日,该节日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各国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能提出解决办法去应对这一问题,进而促进多年龄社会的发展,同时做好老年人的生活保障。 中国的老人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2013年的重阳节是中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重阳节本意中就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老、爱老、孝老的文化精髓,老年节的入法意味着这种文化精髓从政府层面得到了肯定。 从二十世纪开始,世界人口的寿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二十年,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变化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而这种变化,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生活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国际老人日的设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老人节又叫重阳节。九月九重阳,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在9月9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村、社基本都会举行9月9发红包的敬老爱老活动。像我们村的9月9,重阳节就比较热闹。多年来举办美食活动,让老人过上一个有意义又难忘的节日,同时举行文艺表演,邀请60岁以上的老人,到现场观看。一边看节目一边吃美食,生活过的美滋滋的。 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我国民间就有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爱老敬老的风俗。 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称“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故曰重九,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