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提示: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自新课标和课程改革推行以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 反思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一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 教育 教学 工作计划 ,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 自主 创新 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刚接手班主任的我,管理班级方面很是迫切,导致 方法 上出现了问题,这也有违背新课程标准,在发现方法出问题上,我及时改变了班级管理方法,同时向有经念的班主任讨教好的管理办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让我认识到教师任务的艰巨。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一堂师徒汇报课,在师傅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 自主 创新 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反复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 经验 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来看这次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 文化 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研讨反思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常研究,常 总结 ,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 自主 创新 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二年级评语例子: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重的物体,知道如何表示、估计较重的物体,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收集一克和一千克的物体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 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是日评、周评、月评一条龙,老师评、学生评,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有时把班里同学好的作业带回家,双休日家长对孩子一周的学习、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对比后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周始老师综合激励换星,(2个优A换1枚章)学生每周都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又转化为每天的学习行为,使他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不断地吸取经验,经常进行弥补,月末进行争星活动,学生在一个月内品尝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或向他人学习,每一个月是一个新起点,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 勤学、善思、实干 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二 解决问题(一)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在理解上都比较容易。 解决问题(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2时,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资源, 学生购买面包 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 还剩多少个面包 这个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小括号,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 通过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吸引学生看图搜集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提问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通过提问 你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你又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着重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式计算时可以先分步列式在列综合算式,利用现实情境加强分步与综合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不同算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考的 思维方式 。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经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全过程,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梨后,让他们给 每份分得同样多 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 把15支粉笔、15根圆珠笔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 学生有很多种分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时,学生没有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了,基本是5个5个的分,因为他们从结果来考虑的。接下来的环节分扑克牌的设计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学生们不知道总数的情况下,同学们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种分法,有一张一张的分,有2张2张的分等等。充分体现了分法多样化。 3、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 平均分 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 合作及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教师让学生在交流中,欣赏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 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把除法的概念的教学放到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体现了 《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教师复习旧知,为新知识做铺垫,然后设计了认识除法的教学活动,组织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的学习活动,以及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多次经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领悟除法的意义,大部份学生已经能很好的掌握本章的内容 《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反思 用游戏,活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不 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学生也产生成就感,获得愉悦的体验。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教师在复习和准备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在新授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沟通乘除法间的联系,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地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生在这氛围中质疑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数学的问题。让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通过教师的整理及设计的摘平果游戏,调动起了学生极大的积极性,让生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 《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亲身初中中进行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找角、画角、折角、剪角、评角、应用角、创造角等,使学生对 锐角 和 钝角 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的理解和记忆之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识过程,在 做数学 的活动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锐角 和 钝角 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改变传统的 传授 接受 模式为 探索 发现 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分类,再经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地思考分类的理由,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到后来的亲自动手实践量一量的活动中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验证,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平移》教学反思 这节课动感内容的教学,而且概念较难辨析,所以比较特殊,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注意了 以下几个问题: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丰富想像,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平移,。活动化教学,通过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建立模型,理解平移的概念。讨论式教学,让生在讨论、争论、思考中从正、反角度对比地认识平移。加强双基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旋转》教学反思 教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旋转,让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展示旋转的物体,通过观察它们旋转的方向,感知物体旋转的方向有两种。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同学不会正确的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乱算一气,毫无根据可言。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多出一些题,让学生一点一点学会分析,从而正确选择方法。对于个别后进生一定要紧抓辅导,争取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求一个数十另一个数的几倍(一)》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 《求一个数十另一个数的几倍(二)》教学反思 利用复习题为本节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再次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仍采用游乐园主题图的一部分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小括号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的目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回顾本课的教学,意图是要努力创设、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热烈的气氛中能自然的、投入的探索学习。整节课,运用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呈现出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数数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数数接龙游戏贯穿课堂始终,在生活中感受数。 《千以内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 我注意数学教学内容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的理念 。让学生收集生活的数据为数学问题,贴近生活学数学,完全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本课在学生已有的 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和 千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首先,由作比较引入,让学生回顾旧知,再导入新课。而后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当中,能敢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以学生收集的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为数学问题,贴近生活学数学。教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教师完全放手,让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教师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的 教学方法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类推出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 《近似数》教学反思 综合教学内容,联系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最后设计了数学小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 过渡题 样板题 ,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 过渡题 样板题 ,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三课时》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 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 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四课时》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初步培养估算意识,了解估算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联系实际应用中,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相对比较简单,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说算法,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书本中的第二种方法来计算,因为它简单。我也认为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简单,因此既然学生大都选择第二种,对于第一种就一带而过了,在练习时几乎就没提到这种方法了。在后来的口算作业中,像630+90= 这样的算式学生出现了612、6120这样的答案,究其原因是学生直接算3+9=12,百位是6,在12前面添个6就成了612了,有些学生甚至是觉得还有个位0每算,再在612后面添个0,就有了6120这个答案了。书本中的两种方法现在仔细想来应该算是一种方法,第二种是第一种的简化,省略了1+2后面隐含的意义,那么学生在初次学习计算方法时还是完整的说法对学生更有利。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类似于上面的错误就是因为省略了3+9后面隐含的意义,其实它是表示3个十加9个十,如果一开始就说完整,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至少会减少。 《千克、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 渠道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课堂上由我动手操作天平,称量物体,让生通过掂一掂1克及1千克物体有多重。 《千克、克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这样就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1千克的质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如有的学生就汇报说2包食用碘盐重1千克、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一条鱼约重1千克、一瓶大可乐约重1千克学生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还真不少。而在动手实践环节中,因题型新颖,激发了学生的 想象力 。 《统 计》教学反思 本课处处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时,创设了统计跑步、 跳高 各有多少只小动物和统计各种动物参加跑步的的成绩两个情境,使学生通过动画与实际组织经历了收集、整理的过程。本节课在设计各环节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统计的必要性:为给小兔子们当裁判而统计、为了解各种车的数量结构而统计、统计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可以给电视台的节目编导出谋划策、统计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做出指导。每个情境决不是 信手拈来 ,而是处处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找规律》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动静结合、既节省教学时间,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课堂开始用了三题情境图,分别引导孩子从颜色、形状、数量、去观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这样思维的训练,有层次性、递进性。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三 认识角”是 二年级数学 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先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角同时将角抽象出来(初步认知角的),接下来摸角(感受角),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造出角(创造角),其次再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让学生找找教室周围的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教师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 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做角是让学生在组长的安排下选择自己的材料动手做角,最后通过操作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其实我也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虽然教学想法及教学思路还好,比如用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三角尺比较大小,为了证实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但学生回答大的三角板角大。后来在另一个班我立即作了调整,放手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有的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再出示钟面上两个相差不多的两个角,引导学生直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有的学生借用一个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 其它 的角来用重叠的方法比。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我先用实物剪刀做示范,把剪刀张开,角变大了,合起角变小了,剪刀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变。接着,我把黑板上画的一个角的一条边沿长,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没有变,再把另一条边延长,体会角的大小还是没有变。然后学生思考:如果把两条边缩短呢,这个角的大小会不会变 ?通过演示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还有学生提出,如果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有关,那剪刀的两条边就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那是魔法剪刀了。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 生活知识 学数学。 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当然这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 文章 :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反思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集 ★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反思(2)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集 ★ 最新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 二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篇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提示: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 #二年级# 导语】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是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概念,发展数感。   教学本课时,考虑到孩子在生活中对千以内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时我主要运用计数器和方块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关系及意义。如在引入“千”之前,我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9个珠子,再添1个珠,是10;接着拨99再添1个珠子,是100;最后拨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珠子,是一千,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拨数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位值概念的体会。为了让学生对“千”有了初步的感知,我岀示1个大正方体,让学生猜猜这是由几个这么小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答案五花八门。接着让学生借助学具中卡片数一数:先一个个地数,1条是十,再一条条地数,10条是一百,再一片片地数,10片是一千……,再次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和进位的过程,同时初步感知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接着再出示一张纸,用手比划下500张有多厚,再出示500张纸,调整下之前比划的厚度,有了500张纸做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1000就有2个500,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进一步建立千的表象。   本节课比较遗憾的是在探索数数的方法时,由于赶时间,没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想法,而是让会的同学一带而过,我想在今后教学中,即使学生表述不清或不会,我们也应该学会等待,让会的同学帮忙补充,又或者通过解读会的同学的想法也是一种学习,一次两次说不清,慢慢就会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平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放格纸上准确数出平移的格数画出平移的图形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形成锐角、直角、钝角的表象。并且会在生活中找角,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并且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通过本小节学习,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并且会区分什么是平均分,什么样的情况不是平均分。会根据平均分的具体情况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突出一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会搜集信息、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篇三】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29页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理想: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1)力求进入生活情景。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通过回忆“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看主题图,在图中收集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也就变成了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可见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使数学课堂延伸。   (2)力求体现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在实际时,我是这样一步步完成的:第一步,由观察“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这两个问题;第四步,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两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大家能够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又来了3人,如何平均分为3组。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提示: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又是一个开学季,莘莘学子又将跨入新的台阶,学习很多新的知识。乘法口诀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算术的敲门砖,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非常重视乘法口诀的教学。下面,将为您带来“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更多内容尽在。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一)复习导入   1、背1—7的乘法口诀   2、火车火车往哪开。(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   (二)探索学习   过渡:听说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   1、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 ),第三次呢?为什么?(课件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跳动的情况。)2、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尝试完成书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3、抽二位学生上台板书。   4、对于他们编的口诀,你有什么意见吗?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5、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   每一句的第一个数比下一个少一。   每一句的第二个字都是八。   积一个比一个多8。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   7、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正着背,倒着背。   过渡: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8条腿)   电脑出示:   1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 8)条腿。   2只螃蟹二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螃蟹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   4只螃蟹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只螃蟹五张嘴,( )只眼睛,( )条腿。   6只螃蟹六张嘴,( )只眼睛,( )条腿。   7只螃蟹七张嘴,( )只眼睛,( )条腿。   8只螃蟹八张嘴,( )只眼睛,( )条腿。   (三)、巩固拓展   基本训练   1、根据口诀写二个乘法算式。(多媒体示)   2、(拿出做好的口算模型)请小朋友拿8和小圆外面的一个数相乘,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你所用的口诀。(指名几个学生操作并口算)   3、完成书上P81 2、3题的练习。   学生先在书上练习,然后抽生回答。说出运用的口诀。   发展性练习:   1、老师拿出5元钱和2元钱,让学生算算2张、4张、5张、8张有多少钱?   2、完成多媒体上的计算:   (1)、二(1)班同学分成6组,每组8人,二(1)班有多少人?   (2)、小明有邮票8枚,小刚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小刚有多少枚?   (3)、校门两边各放8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3、过渡:刚才的题没难到小朋友,下列的填空你会填吗?   ( )×4=32 8×( )=56 3×( )=24   8×( )=16 5×( )=40 ( )×8=48   4、学生完成书上第4题   拓展学习:   5、今天来上课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请你根据同学们今天的座次情况列出算式,然后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小组汇报)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学得高兴吗?   2、齐背1—8的乘法口诀。   (五)、作业   背诵8的乘法口诀5次。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   一、 教学内容: 8的乘法口诀   二、教材及对象分析:   “8的乘法口诀”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意义,会运用1—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这部分知识为学生学习8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教材处理“8的乘法口诀”的口诀引入,不是抽象地直接搬出口诀,而是先通过小狗在数轴上跳,一次跳8,二次跳几,三次、四次……这样形象的例子,进而推导出8的乘法口诀。学生易于掌握和接受。   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学生在有了1—7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学习并不抽象,比较容易理解。我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思维特点和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感知操作、讨论尝试等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探索新知,帮助学生逐步悟出8的乘法口诀的由来。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8的乘法口诀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模型、口算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 7×2 3×6 5×6   6×4 3×3 5×2 7×3   7×4+7 5×7+5 6×6+6 3×5-3   7×4-4 6×3+6 4×4+4 5×6-6   2、背1—7的乘法口诀   3、开火车。(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   (二)探索学习   1、揭示课题:   师:1—7的乘法口诀小朋友们学得很好。今天我们将学习——8的乘法口诀。相信小朋友们能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   板书:8的乘法口诀 (齐读)   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每排站了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一排?(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过渡:听说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   3、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 ),第三次呢?为什么?(课件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跳动的情况。)   4、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尝试完成书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   5、抽两位学生上台板书。   6、对于他们编的口诀,你有什么意见吗?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   7、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   8、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   9、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正着背,倒着背。   过渡: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同学们,你们有见过螃蟹吗?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8条腿)   电脑显示:螃蟹图和儿歌   1只螃蟹( 8)条腿。   2只螃蟹( )条腿。   3只螃蟹( )条腿。   4只螃蟹( )条腿。   5只螃蟹( )条腿。   6只螃蟹( )条腿。   7只螃蟹( )条腿。   8只螃蟹( )条腿。   同桌对答, 同桌拍手念儿歌   (三)、巩固 拓展   基本训练   1、根据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多媒体示)   2、(拿出做好的口算模型)请小朋友拿8和小圆外面的一个数相乘,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你所用的口诀。(指名几个学生操作并口算)   3、完成书上P81 2、3、4题的练习。   学生先在书上练习,然后抽生回答。说出运用的口诀。   发展性练习:   1、请你试一试,填出适当的数。   3×8=24 6×6=36 16=□×□  ( )×8=48   24=□×□ 36=□×□   □×□=16 7×8=6×8+( )   2、校门两边各放8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 )○( )=( )( )   (四)、课堂小结   1、师:同学们,能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吗?(指名学生回答)   看来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你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2、齐背、同桌互背1—8的乘法口诀。   板书:   1×8=8 一八得八面 8×1=8   2×8=(16) 二八( 十六 ) 8×□= (16)   3×8=(24) 三八(二十四) 8×□= (24)   4×8=(32) 四八(三十二) 8×□= (32)   5×8=(40) 五八(四十) 8×□=(40)   6×8=(48) 六八(四十八) 8×□=(48)   7×8=(56) 七八(五十六) 8×□=(56)   8×8=(64) 八八(六十四)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3   科目: 小学数学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 1   提供者:xxx 单位: xxxx   一、教学内容分析   8的口诀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内容,由于8的口诀句数较少,因此应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多练习记忆口诀,多做练习,也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熟练记忆,另外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运用。考虑到得出8的乘法口诀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都比较大,同时,学生要直接得出8*8=64这一算式有一定的困难,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探索8的乘法口诀提供素材。学生可以根据情境图提供素材和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来填写表格,有表格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今儿编出乘法口诀。与前面不同的是不再完整的学出算式及编出乘法口诀,而是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是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口诀。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自己尝试总结、交流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上课时喜欢表现自己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中随意性比较明显,渴望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赞许;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有了学习1—7的口诀的学习经验,进而dui8的乘法口诀有很重要的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8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的兴趣很高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并能运用所学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的,这样既可以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 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也能增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由于强调全员参与学习任务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变得容易解决。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依据以往的经验,自己总结8的乘法口诀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总结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知道口诀代表的含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有关7的乘法练习,让学生对7的口诀进行复习。 指名回答,全体背诵7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对已学过的7的口诀有一个复习过程   师生谈话先让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蜘蛛,它什么样子?再看图使学生了解到一只螃蟹有8条腿。 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蜘蛛,谁认真观察过蜘蛛有几条腿 选择大自然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进行启发式谈话提出根据一只蜘蛛有8条腿,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要求。让学生看课本第62页的表格和算式,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出一个算式并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 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图画并根据前面的经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简单回顾前面的学习并提出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已有检验。让学生亲历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让学生一起背诵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学生背诵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课堂上学生背诵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课堂练习:教师先与学生玩对口令游戏,再同桌互相练习,最后请同学表演。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各种对口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   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收获 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内容   八、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算式 口诀 算式   8×1=8 一八得八 1×8=8   8×2=16 二八十六 2×8=16   8×3=24 三八二十四 3×8=24   8×4=32 四八三十二 4×8=32   8×5=40 五八四十 5×8=40   8×6=48 六八四十八 6×8=48   8×7=56 七八五十六 7×8=56   8×8=64 八八六十四   九.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与他们一起讨论探索,与孩子们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孩子看法,创造良好的师生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倾听,不要孙便打断孩子的发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发言,鼓励学生真诚交流,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性格所向所以恰当评价,宁缺毋滥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4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你想看看它是谁吗?(课件出示数字娃娃8)   看着这可爱的数字娃娃8,你会想到什么呢?(螃蟹有8条腿,八仙桌,一串冰糖葫芦上有8个果子,八仙过海,8只蝴蝶,8朵花,8片叶子,8个圆片……)   2、你想了解有关8的什么知识?(引导学生说出8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探索交流   1、猜想   我们班的小朋友1-7的乘法口诀学得很好,那么你来猜猜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2、试编口诀   请小朋友拿出你带来的有关8的物品,四人小组合作,一起编写8的乘法口诀。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把你编的口诀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的本领大!   编好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汇报   (1)、谁愿意第一个来介绍你编的乘法口诀?你想编哪一句口诀?你是怎样想的?   (我编“一八得八”,一只螃蟹有八条腿,写成算式是1×8=8,一八得八表示1个8是8。)   (我编“三八二十四”,我一排摆8根小棒,摆3排,就是摆了3个8,算式是3×8=24,三八二十四表示3个8是24。)   ……   (2)、小朋友表现真不错,能够自己编乘法口诀,老师真佩服你们!(如果编出“八九七十二”,你真了不起,9的乘法口诀你都会编了!)   4、排序   (1)、那么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口诀排列起来吗?(指名一个学生上来排一排。)   (2)、那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列吗?   (3)、你们真爱动脑筋,我们一起把8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5、交流   (1)、仔细观察,同桌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对的,也就是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几呢?4个8比3个8多几?比5个8少几?)   (2)、你认为8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难记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口诀。   (3)、请小朋友一起把口诀背一遍。   (4)、对口令游戏。(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师说得数,生说口诀。   (5)、哪位小朋友会背8的乘法口诀了,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大家欢迎!   三、巩固反思   小朋友今天的表现确实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小小动物园玩一玩,好吗?你们瞧,这么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课件展示)   你们想先到哪个小动物家去游玩?看来大家的愿望不一样。这样吧,我们先去小猫家,好吗?   1、小猫家   小猫给我们出了一组题目,想考考小朋友,你们会吗?   提示:一组一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每一组的得数为什么是一样的?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3×8+8=你是怎样算的?你说得很好,还有哪个小朋友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地算出来?对呀,3×8+8就是4个8是多少,也就是32。   2、小猫家玩过了,现在你们想去谁家呀?好,就去青蛙家吧。青蛙给我们的练习是什么呢?   请你算一算,并说说是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8×2= 5×8= 8×1= 4×8=   3×8= 8×7= 2×8= 8×6=   7×8= 8×8= 8×3= 8×5=   3、你们的表现真棒,接下来,我们就去小狗家吧,好不好?小狗家里有好多水果,你们想吃吗?想吃还没这么容易,你要算出它们背后躲着什么数字,算对了,你就可以吃到这个水果了。   8×苹果(图)=40 葡萄(图)×6=48 草莓(图)×7=42   7×西瓜(图)=56 柠檬(图)×3=24 5×桔子(图)=30   4、从小狗家出来,我们去小鸭家玩玩吧。小鸭子又给我们出了什么题目呢?   请你选一个数说出乘法口诀,并说出乘法算式。   24、16、40、56、42、30、   四、小结   看来,充满趣味、智慧的小小动物园确实吸引了大家,小朋友的表现真令老师感到高兴,不仅能够编出8的乘法口诀,而且还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呢!比如刚才小朋友说到一只螃蟹有8条腿,那么3只螃蟹共有多少条腿呢?   你能自己举一些生活中也用8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例子吗?   下面老师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四人小组内一人编题,其余三人回答,并请组长把算式记录下来,就记在练习纸上。看哪一小组编得又快又多!   刚才小朋友编题的兴趣真浓厚,等我们以后学了9的乘法口诀,还能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老师愿你们学得更多,祝你们学得更好!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怎么写
提示: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怎么写

  导语: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怎么写?希望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怎么写   “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主要使学生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求积。教学的重点是编制并熟记9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学生对于口诀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有了一定的推导口诀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推导口诀。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了让学生自编口诀这一教学环节。我提供了一些小木块,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后自编口诀.同时,又不局限一种推导方法,允许学可以想其他更多的方法来编口诀。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合作与交流中,使他们提高学习的主体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了便于学生自编口诀,在推导口诀之前,我设计了“如何记起四()二十八这句口诀”和“在自制卡片上9个9个地加,从1加到81”两个环节,为学生推导口诀作好铺垫。   (2)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由于9的乘法口诀有其特殊规律,因此,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找规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规律的教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能力。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要从以前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   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来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和他们一起学习、探讨,不要急于事成,把现成的结论事先告诉学生,要在自己发现学习中所得到的结论记起来也更加容易。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吃透教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策略,不断给自己充点电,使自己不至于被高度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真正的合作者和朋友。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怎么写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中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本节课《9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注重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节课的设计说明与反思   表内乘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本册教材里集中进行表内乘法的教学,“表内乘法(一)”教学乘法的意义和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倍”的概念。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在理解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9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目的在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同时,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如“对口令”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的记忆乘法口诀。   本节课还注重了把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乘法计算的`目的是用它解决问题。教学中注重了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理解乘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渗透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例如本节课中要求学生根据赛龙舟情景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进行解决问题,使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怎么写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基本结构和规律,学生对于在情境中发现获得口诀已经不再期待。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位于,熟练的进行9的乘法计算以及熟练的运用。   首先,我由“剪灯笼”活动引入了今天的情景主题图,并且根据主题图让学生逐个的引出9×1,9×2,9×3的算式与乘法口诀,并且与孩子们一起分析乘法每个部分表示的意义,总结出表格的规律。   接着,我让孩子们自己小组合作,探索接下来的几句9的乘法口诀,并在书上填写完整。然后请孩子们对于他们的合作成果进行汇报和总结。当9的所有口诀都已汇报出来后,为了加深孩子们的记忆,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进行朗读,加深他们的记忆。   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孩子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并且在练习中,培养他们分析题意的能力。   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始重激趣。   通过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情景图,激发孩子们对于本节课,本例题情景图的兴趣。   2、课中重引导。   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体验中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新知识,注重规律方法的概括总结。引导孩子们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乘法各部分表示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孩子们学会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并且正确的运用乘法和口诀。教师不仅要善于对所教内容进行点拨,更要在学习方式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和影响,使学生提高进一步学习的本领。   3、课间重交流。   教师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品尝到合作创新的乐趣。由此产生的互动效应,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合作的动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4、课尾重拓展。   课尾通过“对口令”游戏,并领读口诀的小活动,加深孩子们对于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此活动在原有的计算上加大了一定的难度,也变换了一下练习的形式,使得孩子们颇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