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试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阐述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试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阐述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提示:

试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阐述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2. 家庭环境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的人格特征。 3. 早期童年经验:弗洛伊德认为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有重要影响力。 4.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作用: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和生命力。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其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相互作用,以动态平衡的方式共同构成人格的基本结构。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阶段?
提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阶段?

(1)口腔期(the oral stage,0~1 岁),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可见,弗洛伊德认为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的影响。

(2)肛门期(the anal stage,1~3岁),随着括约肌的逐渐成熟,婴儿获得了依照自己的意愿大小便的能力。按自己的意志大小便是满足婴儿性本能的最主要的方式。但这一时期也正是成人对婴儿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要求婴儿在找到适当的场所之前必须忍住排泄的欲望,这与婴儿的本能产生了冲突。弗洛伊德认为母亲在训练婴儿大小便时的情绪气氛对其未来人格发展影响重大。过分严格的训练可能会形成顽固、吝啬的性格;而过于宽松又可能形成浪费的习性。

(3)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3~6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兴趣,性器官成为全身最敏感的部位,儿童常以抚摸性器官获得快感。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都会产生想与异性父母有性爱关系的欲望,即所谓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会通过儿童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吸取他们的行为、态度和特质进而发展出相应的性别角色而获得解决。

(4)潜伏期(the latency stage,6~11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性本能是相当安静的,有关性的和侵犯的幻想大部分都潜伏起来,埋藏在无意识当中。性器期时性的创伤已被遗忘,一切危险的冲动和幻想都潜伏起来,儿童不再受到它们的干扰。儿童可以自由地将能量消耗在为社会所接受的具体活动当中去,如运动、游戏和智力活动等。

(5)两性期(the genital stage,也称青春期),一般女孩于11岁开始,男孩于13岁开始。随着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性荷尔蒙分泌的增多,性本能复苏,其目的是经由两性关系实现生育。这一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及结婚等活动中,以完成生儿育女的终极目标,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