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笔记 > 正文
我未见好仁者翻译
我未见好仁者翻译
提示:

我未见好仁者翻译

  1、译文:我从未见过要成为仁者之人。

  2、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3、白话译文:我从未见过要成为仁者之人憎恶那些不仁者。要努力成为仁者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而厌憎不仁者的人,一定不会去做不仁之事。

  4、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

  5、《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论语·里仁》篇:“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提示:

《论语·里仁》篇:“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里仁篇第六章】

恶,是厌恶、讨厌的意思。厌恶不“仁”的人,他做出“仁”的行为,是为了使那些不“仁”的东西不加在自己的身上。换言之,那些厌恶不“仁”的人,是想远离那些不“仁”的东西,洁身自好,保持自己身心的纯净。

那么,厌恶不“仁”的人和爱好“仁”的人是什么关系呢?

孔子说他没有见过爱好“仁”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现今世上若有)爱好“仁”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那些厌恶不“仁”的人,能保持洁身自好,其实也是蛮好的,也算是一种行“仁”的行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孔子讲这话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孔子生在春秋末期的战乱时代,诸侯争霸,殃及无辜百姓。不“仁”的行为和事情实在太多了!在那样一个时代,若能洁身自好,不助纣为虐,其实也是大功一件,是非常了不起的!可惜,孔子说他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也就是说,在那样一个时代,孔子连一个洁身自好、不助纣为虐的人都找不到。这实际上体现了孔子对混乱时代的无声控诉!

尽管如此,孔子并没有对社会失望,他还是想改变社会!还是想用他的“仁“学挽救社会!他对“恶不仁者”(洁身自好,让自己远离不“仁”行为的人)提出了希望,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即,那些洁身自好的人,(时刻保持警觉,不断地让社会中那些不“仁”的行为远离自己,天长日久,心灵得到了净化,)突然有一天就悟了,愿意把自己的专注力集中在“仁”上,由“恶不仁者”向“好仁者”靠近。我想这是孔子希望看到的结果。

然而,孔子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来推崇他的“仁”学,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所以,孔子又说“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说他并没有见过学习“仁”学还担心自己专注力(或力量)不足的人,大概是有,但是他从来没见到过。“ 学习'仁'学还担心自己专注力(或力量)不足的人 ”可以理解为由“恶不仁者”发展、提升而来的“好仁者”。简言之,就是孔子说他从未见过“好仁者”。

归根结底,本章体现了孔子对混乱时代的一种控诉!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孔子也教会了我们学习方法。即,学习不要怕难,一步一步来,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说,学“仁”,可以先做一个“恶不仁者”,洁身自好,营造好自己的学“仁”环境。紧接着,由“恶不仁者”为起点,一步一步,逐渐向“好仁者”靠拢。

即可以总结说,“恶不仁者”是“好仁者”的前提。“好仁者”是学“仁”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恶不仁者”的方向和结果。换言之,厌恶不“仁”的人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应该是让自己成为爱好“仁”的人!这符合孔子的授课实际!

《论语》中:“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应该怎么理解
提示:

《论语》中:“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应该怎么理解

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扩展资料: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感悟是什么?
提示: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感悟是什么?

感悟就是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 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感悟有哪些?
提示: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感悟有哪些?

孔子说:“我未曾见过真正好仁的人和真正厌恶不仁的人。真正好仁者,认为世上没有比仁更好的东西。真正厌恶不仁者,力行仁道,不使不仁的思想和行为加在自己身上。 我们普通人,有没有能在一整日之内尽其全部力量去亲仁的,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可能有这样的人吧,我还是未曾见过。” 孔子重仁,但又不将仁者的称号轻用于某个人身上。他常讲某人知礼懂礼,但却不轻易讲某人仁。真正的仁者,孔子给予极崇高的地位,近乎神圣,是学者极难岂及的目标。 真正的仁者,片刻都不离开仁。 真正的仁者,时时亲仁、恶不仁,片刻都不离开仁。而普通人,哪怕只用一整天的时间尽全力去亲仁,恐怕也极少能做到的。这样的人或许有,但孔子说他不曾见过。 钱穆先生认为:此章孔子深叹世人不知所以为仁之方。为仁之方,主要在己心之好恶。己心真能好仁恶不仁,则当其好恶之一顷,而此心已达于仁矣,焉有力不足之患?常人虽知重仁道,而多自诿为力不足,此乃误为仁道在外,不知即在己心之好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