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扬州大学商学院是几本?
扬州大学商学院是几本?
提示:

扬州大学商学院是几本?

扬州大学除了在江浙 北京 上海 陕西等少数几个省按照二本招生以外 其他省份都是一本招生。 扬州大学商学院是扬州大学的直属院系,学院是2010年9月在扬州大学经济学院、扬州大学管理学院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现有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及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办学)专业等14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追溯历史,扬州大学商学院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扬州大学商学院的历史沿革可做如下阐述: 1952年10月成立的苏南镇江商业学校 1955年8月演变成江苏扬州商业学校 1956年10月更名为江苏商业学校 1958年成立南京财经学校 1979年升格为江苏商业专科学校 1992年5月19日 江苏商业学校和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合并,以扬州大学商学院的名字并入扬州大学。 师资力量 学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专任教师17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6人,副教授6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0余人,聘请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和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担任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 经济学、工商管理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为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专业为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农林经济管理一个二级学科个硕士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两个专业学位点及“技术经济及管理”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扬州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专业
提示:

扬州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专业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流程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前沿动态、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组织行为学、跨文化管理以及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2.企业战略管理:主要从事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竞争战略选择、战略联盟以及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3.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从事信息系统规划、开发与管理、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4.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从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筹资、投资、分配以及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研究。5.企业市场营销:主要从事现代市场营销管理的理论创新、营销规划与战略、消费者行为以及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坚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技术经济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技术经济与战略管理:主要从事技术经济背景下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竞争战略选择、技术战略联盟、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2.技术经济评价与方法:主要从事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理论与方法、项目投资风险决策理论与方法、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3.资源配置与农业技术经济:主要从事资源配置理论和方法、知识管理、农业创业投资项目管理、农村资源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扬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企业家精神与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具有科学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深谙国情,适应江苏尤其是苏中苏北区域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 掌握比较宽广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熟知中国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3、具有较强的实际管理工作技能,包括应变、判断、决策、组织指挥、人际沟通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在专业领域中对外交往的能力。二、研究方向 扬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方向主要有: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金融管理、运营管理等。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态,熟悉其发展趋势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状况;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围绕经济关系的空间表现,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发展战略和政策,重点研究区域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发展极、区域生产要素流动与要素报酬分配和区域间收入分配政策、区域内部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2、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研究县域发展差异形成的机理与微观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县域产业创新模式、县域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产业经济学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态,熟悉其发展趋势,并了解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状况,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可以承担较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工作、本学科科研工作和高校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产业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与产业布局、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等基本理论问题与政策问题,加深对产业经济学前沿理论和政策的理解,运用相关理论和政策开展研究或实际工作。2、流通经济理论:主要研究流通过程中的相关理论,包括交易理论一般,商品流通的机制、组织、方式、渠道和战略等方面的理论与政策,并进行实际问题的研究。3、市场与消费理论:主要研究市场与消费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市场营销的方法、手段和策略,消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重点进行可持续消费理论与政策的研究。4、产业经济史:主要研究贸易经济学说史和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史,重点研究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史。5、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重点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政策和策略。 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可以从事本学科科研工作、高校教学工作和较高层次的劳动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劳动经济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劳动力供求、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劳动报酬、就业、创业与失业、劳动关系等理论与问题。加深对劳动经济学前沿理论和政策的理解,运用相关理论和政策开展相关研究或实际工作。2、收入分配与薪酬激励:主要研究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薪酬设计与激励理论,研究薪酬与企业薪酬分配方案和内部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劳动量的计量以及薪酬与企业效益和发展潜力相关性,研究薪酬与公平及效率、工资与物价、薪酬与就业等问题的关系。3、社会保障:主要研究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研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个险种的运作以及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的原则及保值增值的各种方法;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等沿问题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保持、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管理,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重点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规划、职务分析、人员招聘与评价、职业技能鉴定、绩效评价、培训与开发、报酬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了解与所从事研究向有关的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微观组织制度及效率、农业政策分析与评价等内容。2、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主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产量预测和农业经济预警等内容。3、农产品市场与贸易:主要研究农产品市场的组织,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农产品贸易方式的创新,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等。4、农村金融与农业投资:主要研究农村金融政策分析与评价,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农业投资的方式与效率等。